星期四, 五月 29, 2025

你所信的是谁?


九份老街(26.12.2024)


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,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,(或作祂所交托我的)直到那日。(提摩太后书1:12)

多年前,学院邀请一位老师来教我们“华人民间信仰”。

她让每位学生选一个华人的“神明”来寻根究底,并在课堂上报告。报告后,大家都可以对报告的同学提问和探讨,帮助彼此更深入了解这个神明。

虽然课堂上不讲耶稣,却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——我所信的是谁?

我所信的是唯一的道路,耶稣说:

“我就是道路,真理,生命。若不借着我。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。”(约翰福音14:6)

1)耶稣是真理

真理是没有丝毫虚假、绝对真实,且永不改变的。耶稣就是永不改变的真理。

真理不怕比较,因为真正的真理,是经得起时间、理性、逻辑和现实考验的。

真金不怕火炼,真正的金子越烧越纯;真的光,不怕黑夜挑战,越黑越显明它的真实。

我们信的这位耶稣,不是“迷信的产物”,也不是“自己心理安慰”。祂有真实的历史记载,有众多见证人经历祂的复活,还有千万人的生命被祂改变。

你可以拿祂跟世上所有宗教、哲学、人物来比较,但最后你会发现,只有耶稣完美无罪。

只有祂不只是教导人真理,祂就是真理的化身,为我们死,为我们复活,为我们开了一条永生的路。

不是闭着眼睛迷信,是睁开眼睛信得更清楚。

2)耶稣是生命

但记这些事,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,是上帝的儿子。并且叫你们信了祂,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。(约翰福音20:31)

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,是救主!

耶稣降世为人是要传天国的福音。但若没有确据,只是空谈。让我们从基督教的三个节日——圣诞节、受难节、复活节认识耶稣:

圣诞节 —— 纪念耶稣因爱世人,卑微的诞生在马槽里。但若没有受难节,圣诞就失去救恩的意义,只是庆祝一位圣贤的诞生。

受难节 —— 世人都有罪,罪的工价乃是死,这死让我们与天国隔绝。受难节纪念耶稣担当世人的罪,甘心受苦,且死在残忍的十字架上。

然而,若没有复活节,受难节也毫无意义。耶稣为世人罪死,虽然悲壮,却只是一厢情愿,徒劳无功。

复活节 —— 是纪念耶稣已经战胜罪和死亡的权势,除去罪带来死的咒诅。凡相信并接受耶稣为救主的人,就必有永生的盼望。

当我们相信耶稣,接受祂为救主的那一刻,我们的身份就改变,我们成为天父上帝的儿女,在永恒的天国里有份。

凡接待祂(耶稣)的,就是信祂名的人,祂就赐他们权柄,作上帝的儿女。(约翰福音1:12)

3)耶稣是道路

这见证,就是上帝赐给我们永生,这永生也是在祂儿子里面。 人有了上帝的儿子就有生命。没有上帝的儿子就没有生命。

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上帝儿子之名的人,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。(约翰一书5:11-13)

世人说:“条条大道通罗马。” 

世上纵有千万圣贤、无数神明和宗教。然而,圣经告诉我们不是条条大路通往天国。通往天国,只有一条道路,就是靠着耶稣。

耶稣不是一般圣贤或教主,祂是唯一的救主。人是否有永生?关键不在于宗教或行为,而在于是否“有耶稣”。

祂没有空口无凭的说教,祂是亲自走向十字架,担当我们的罪,完成了救恩。

祂不是指一条“好像比较对”的路,还是“或许可以”的路。祂就是唯一的得救确据,唯一的道路。唯有借着祂,我们才能回到父那里。

耶稣亲自应许说:

“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,信的人有永生。”(约翰福音6:47)

“实实在在” 就是 “阿们!阿们!”不改变的事实和应许。 耶稣是真理,祂的话就是权柄,就是真理,祂说了算。

结论:

接受耶稣为救主了吗? 

耶稣在受难前多次告诉门徒,祂将为世人的罪被钉十字架,三日后复活。祂要我们知道——生命在祂,复活也在祂,信祂的人,虽然死了,也必复活。

有些人以为靠行善可以得救,但到底要行多少善才算够?谁能有把握靠自己回到天国?靠好行为,我们永远到不了父那里。

不要自欺,人不能自救,任何圣贤、教主、神明都救不了我们。唯有耶稣!

圣经清楚地说:

你们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着信,这并不是出于自己,乃是上帝所赐的。也不是出于行为,免得有人自夸。(以弗所书2:8-9)

没有可夸的,得救不是比他人好,乃是知道自己是罪人,也只有耶稣能救我们:

除祂(耶稣)以外,别无拯救。因为在天下人间,没有赐下别的名,我们可以靠着得救。(使徒行传4:12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若你要接受耶稣为救主,可以这样祷告:

亲爱的主耶稣,我承认自己是个罪人,不能靠自己得救。谢谢你为我降生、受死、复活,担当我的罪。

今天我愿意敞开心,邀请你进入我生命中,成为我救主和主宰。求你赦免我的罪,照着你的应许赐给我永生,永远与我同在,让我更认识你,引导我走你为我预备的路。

奉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。


上帝爱世人,
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,
叫一切信他的,
不至灭亡,反得永生。

(约翰福音3:16) 


星期二, 五月 20, 2025

不要把人生当赌注

在十分老街找到耶稣!(25.12.2025)

沃伦·巴菲特(Warren Buffett)以其长期投资理念闻名。他在2022年的致股东信中指出:

“The world is full of foolish gamblers, and they will not do as well as the patient investor.”

(世界上充满了愚蠢的赌徒,他们不会像有耐心的投资者那样做得好。)

他强调耐心与长期持有的重要性,也提醒我们,有些人表面上是在投资,其实是在赌博,拿自己的未来豪赌一把。

最近,网上整理了沃伦·巴菲特的三条重要人生智慧:选择正确的伙伴;对所做的事情保持热忱;持续不断的学习。

这三条智慧不只是投资成功的关键,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属灵生命与人生抉择。

1)选择对的人同行

巴菲特曾说,遇到查理·芒格(Charlie Munger),比他赚到第一桶金还让他快乐。查理·芒格于 2023 年 11 月 28 日去世,享年 99 岁。两人合作超过 60 年,情同手足,成为投资界最传奇的伙伴。

巴菲特多次强调,人生最重要的决定之一,就是选择与你同行的人。他认为,与优秀的人为伍,会让你变得更好。

无论是婚姻、友谊还是事业,与你亲近的人,会深刻地影响你的人生轨迹。

亚伯拉罕与上帝同行,他的人生大大蒙福。他不仅自己蒙恩,他的子孙、万国都因他得福。

与谁同行,决定了你的走向和人生。愿我们都选择与上帝同行,生命必蒙福。

圣经说:

“滥交朋友的,自取败坏。但有一朋友,比弟兄更亲密。”(箴言18:24)

“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,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、信德、仁爱、和平。”(提摩太后书 2:22)

不要让不良朋友、荒宴、虚荣、名利、权势夺走爱上帝的心。要与清心爱主的人一同追求、彼此勉励,非但生命不被世界吞噬,更是活出精彩人生。

2)热爱你所做的事

巴菲特提倡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。他曾表示,找到一份即使不为金钱也愿意从事的工作,会让人更加投入和满足。

热爱自己的工作,即使不为金钱,也愿意投入其中。让我想起得多年前看了一篇巴菲特儿子的访问,形容他父亲对他的影响。

彼得·巴菲特(Peter Buffett)是沃伦·巴菲特的儿子,一位音乐家、作曲家和慈善家。

他在自传《Life Is What You Make It: Find Your Own Path to Fulfillment》中,分享了他如何在父母鼓励下,追随自己的音乐梦,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。

彼得·巴菲特在回忆父亲时说,父亲用行动告诉他:“追随你的热情,比继承财富更重要。”这也让他坚持音乐梦想,走出属于自己的路。

人的梦想不尽相同,可能是成为音乐家、运动员、教育家、科学家、商人、作者、工程师、医生或牧者,还是成为敬虔又有智慧的家庭主妇。无论身处哪个领域、坐在什么位置,只要为梦想全力以赴,必能活出上帝赋予的价值。

没有热忱的人生,是混日子,缺乏价值和意义。就像一位没有激情的老师,教书只是例行公事,打卡混饭吃,更可怕的是误人子弟。

每次旅行都会精心安排,更重要的是,上帝有没有在我们的计划里?有祂同行,旅途必充满祂为我们预备的惊喜。

人生如一趟旅游,邀请上帝同行,祂必因我们对祂的尊重,不仅祝福我们的旅程,也让我们所热爱的事,变得有意义、有永恒价值。

3)持续不停的学习

巴菲特每天阅读,被誉为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的典范。他说过:

"Read 500 pages like this every day. That’s how knowledge works. It builds up, like compound interest. All of you can do it, but I guarantee not many of you will do it."

(每天读500页的书,知识就是这样增长的,就像复利一样积累。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,但我敢说不会有很多人真的去做。)

知识像复利一样增长,每天进步一点点,积累下来就了不得。1988 年,巴菲特开始买进可口可乐的股票。他在阅读年报、分析市场后做出决定,持有多年,收益惊人。

他还说:

“One of the luckiest things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 was to get into the habit of reading early.”

(我身上发生过的最幸运的事情之一,就是很早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。)

这份学习的习惯是从小培养的,让他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,也让他有眼光独到,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。

在自己的领域上持续学习不停步,成为更好的自己,机会总是给那些努力和预备好的人。

就如巴菲特可口可乐投资机会,这背后不是直觉,也不是侥幸,而是他持续学习与研究的成果。

知识要累积,属灵生命也需要每天被上帝的话语滋养。不是靠一时热情,而是持续追求。凡投资天国里的,必丰富得着。

“使你知道,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,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。”(申命记 8:3)

”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,昼夜思想,这人便为有福。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,按时候结果子,叶子也不枯干。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。”(诗篇 1:2-3)

结论

时间是上帝所创造和设定的,人生并非永恒。生、老、死是人的规律,唯有进入天国,才真正脱离时间的限制。

要做智慧的投资,不要像愚蠢的赌徒,把人生孤注一掷。别为了一时的享乐、刺激,放纵或眼前的利益,拿永恒的生命做赌注。

要深入学习圣经,免得看不清真相而迷失,把天国的福分赔上去。

希伯来书 11:1 说:

“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,是未见之事的确据。”

即使现在还未得着所应许的,也要像信心伟人一样,从远处望见,以信心投资天国,耐心等候,终必得着所应许的。

愿我们选择与上帝同行,过一个有热忱、有价值、有盼望、不后悔的人生。

“人就是赚得全世界,赔上自己的生命,有什么益处呢?”(马可福音 8:36)

因为让位,反倒意外收获。
站在驾驶舱旁的前车厢,看见不同的风景。
问司机是否可以合照?他特地开灯让我们拍。
下车时我说:“谢谢你,圣诞快乐!”
他说:“啊,原来已经圣诞节了!”

星期二, 五月 13, 2025

你投资了吗?

国立故宫博物院(24.12.2025)

2025年5月3日,94岁的沃伦·巴菲特(Warren Buffett)在伯克希尔·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,他将在年底卸任首席执行官一职,并表示将由副董事长格雷格·阿贝尔(Greg Abel)接任。

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,标志着这位投资大师长达六十年的领导生涯即将画上句号,也让他再次成为最近网络热议人物。

他每年一度、长达五小时的股东大会,被誉为“资本界的朝圣之旅”。吸引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前来聆听这位投资大师的教诲。有人不远千里带孩子去聆听、学习,甚至鼓励孩子提问。

巴菲特以其长期投资眼光赢得世人尊重,其中就拥有如可口可乐、苹果等具稳健价值的优质股。他在1988年的致股东信中写道:

“Our favorite holding period is forever.”(我们最喜欢的持有期是永远。)

这句话显示他对企业价值和长期回报的坚持。真正聪明的投资者,不是追逐短期利益的人,而是愿意为长远价值耐心等候的人。

耶稣告诉我们,更聪明的投资者,是投资在永恒的国度里。

1)成为天国的子民

查理·芒格(Charlie Munger)于2023年11月28日去世,享年99岁。他与巴菲特合作超过60年,是伯克希尔·哈撒韦的副董事长,他们感情深厚,被誉为巴菲特的“右手”。

据报道,大会期间,巴菲特还幽默地提到查理·芒格,说:

"I told Charlie he should consider becoming a woman, because women live longer, and he might make it to 115!" (我告诉查理,他应该考虑变性,因为女性的寿命更长,他可能会活到115岁!)

这番话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笑声,也提醒人们生命的有限性。我们知道就算115岁又如何?还是要离开世界,毕竟健康和财富不是天国和永生。

耶稣在马太福音13:45-46中讲述了一个比喻:

“天国好像一个买卖人,寻找好珠子,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,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,买了这颗珠子。” 

巴菲特的投资智慧和幽默提醒我们,生命短暂,无论在世界的投资多么成功,生命终将有尽。真正值得投资的是天国。

2)天国子民的远见

凡接受耶稣为救主的,我们的身份就是天国的子民。 腓立比书3:20说:“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。” 

这意味着,我们在地上的生活只是暂时的,真正的家乡在天上。希伯来书 11:13-16也提到:

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,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;却从远处望见,且欢喜迎接,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,是寄居的。

……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,就是在天上的。所以上帝被称为他们的上帝,并不以为耻,因为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。

这些经文都提醒我们,我们会像列祖列宗一样,都会离开这个短暂的世界。真正的家在天上,地上一切都是过眼云烟。

这并非说就不该努力赚钱,让生活过得更充裕优质,而是作为上帝儿女,把生命的优先次序调摆正,不要为了世上短暂的荣华富贵,把上帝国的事抛诸脑后。

3)做个聪明的商人

耶稣也教导说:

“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……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……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,你的心也在那里。”(马太福音 6:19-21)

财富确实能带来许多好处,但那位聪明的商人认出了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,甘愿为之放下一切。

耶稣呼召我们把生命投资在永恒里,藉着爱上帝、爱人和忠心服事,积攒财宝在天上。因为地上的财富终将消失,惟有为上帝国度所摆上的,才能存到永恒。

耶稣并没有否定财富的价值,他也教导人要懂得管理金钱。只是他提醒我们,钱不能成为我们的主,天父上帝才是我们的主。

财富是短暂且不可靠,与天国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。问题不在于拥有许多财富,而在于是否误把它当成人生的终极目标。可知,世上时间有限,不是永恒。

况且,我们若相信上帝,也相信祂的应许,就知道祂乐意加倍祝福那把祂的国放优先的:

“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他的义,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。”(马太福音 6:33)

4)必不徒然的投资

保罗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,谈完复活的盼望后,鼓励信徒不要灰心。因着基督复活,我们的信仰和事奉都有意义。即使受逼迫,然而在主里的工作都存到永恒,主必记念每一份忠心。

“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,你们务要坚固,不可动摇,常常竭力多作主工,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,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。”(哥林多前书 15:58)

虽然天国不是靠善行赚取的,但那愿意为家人、为教会、为上帝国度所摆上的,哪怕别人看不到,上帝都记得

不要轻看自己的付出,也不要被眼前的艰难打倒,因为每一份劳苦都是有价值的,上帝应许一切的劳苦“不是徒然的”。

结语:

巴菲特以拥有长期投资眼光闻名,他认为真正聪明的投资者,是追求长期回报的人。

就如耶稣比喻里聪明的商人,懂得权衡眼前与未来,更懂得分辨短暂与永恒的价值。因衡量价值,甘愿放弃其他一切。

投资天国,并非逃避现实,更不是轻看今生。认真工作、智慧理财、勤奋生活,都是应尽的本分。然而,也要知道今生再多的积蓄,最终都不能带走。

因此,愿我们都成为聪明的商人,在殷勤经营地上生活的同时,更当记得把心献给上帝,把生命投资在那永不朽坏的国度里。

天国好像宝贝藏在地里。人遇见了,就把它藏起来。欢欢喜喜地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地。”(马太福音 13:44)

去平安夜崇拜!

星期二, 五月 06, 2025

真理不能让步


去淡水老街(23.12.2025)


联合卫理公会(Th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)的最高法院日前裁定,是否允许牧师在教会场地主持同性婚礼,最终决定权属于牧师本人,而非教会托管人。

联合卫理公会最高法院裁定,教会托管人不得阻止牧师在教会场所主持同性婚礼。该裁决确认牧师拥有唯一的权力决定是否主持任何婚礼仪式,托管人不得就教会设施的使用加以阻挡或强迫。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,是在该教派最近取消对同性结合和LGBTQ牧师禁令之后作出的,标志着教会政策的重大转变,同时允许个别牧师和会众按照自己的良知行事。此决定出炉之际,正值该教派在是否接纳LGBTQ群体的问题上持续存在争议和分裂。

——《基督邮报》2025年4月29日报道

美国联合卫理公会的这项裁决再次引发一个重要问题:当“良知”被高举为道德判断的最高标准时,教会是否已偏离了圣经真理?

1)良知不能取代真理

牧师应该凭个人良知判断,还是凭圣经真理判断?

若教会允许每个人“依良知行事”,而不是“根据真理行事”,那么“良知”是否会成为随波逐流的借口?

虽然联合卫理公会希望以“良知自由”化解教内分歧,但若良知不受真理引导,就如同一艘失去方向的船。

耶稣曾说:“若是瞎子领瞎子,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。”(马太福音15:14)

良知若脱离圣经,只会让人走向误导。

良知的故事:

有人因为缺钱抢劫了一位妇女,但在看到她可怜兮兮的样子,竟然从抢来的钱中拿出一点还给她,让她打车回家。

这个故事说明,连强盗也可能有“良知”。但我们不能以“良知”合理化罪行。真正的爱必须在真理中,真理保护人,也带来真正的自由。

教会不是迎合世界,而是持守圣经真道。

良知若被高举到凌驾真理的位置,那只是人本主义的外衣。真理从不靠投票决定,也不随文化变动。上帝的道永不改变。正如耶稣说:

“经上的话是不能废去的。”(约翰福音 10:35)

2)牧者必须认识真理

牧者非但要认识真理,更是要坚守真理。若牧者本身对圣经真理模糊、甚至用“良知”取代上帝的话,那么他们就如瞎子领路。

今天的教会危机,并非来自外部文化的压力,而是内部属灵领袖的根基动摇。一个没有圣经根基的牧者,无法分辨圣与俗,只会带领人陷入更深混乱。

相关案例:

2021年8月,哈佛大学牧师协会(Harvard Chaplains)一致选出一位无神论者兼人文主义牧师——格雷格·爱泼斯坦(Greg Epstein)担任新任主席。他公开表示:

“我们不向上帝寻求答案,而是从人类中寻找意义。”

讽刺的是,哈佛大学最初创立的目的,正是为了培育熟悉圣经、敬畏上帝的牧师。如今,这所昔日的神学院竟由一位否认上帝存在的人担任牧师领袖,这不仅丢了初衷离经背道,更显示出一个应该正视的事实:

即使头上戴着“牧者”的名号,若没有上帝的话语为根基,所传讲的就不是真理,而是人的哲学和思想。这样的人不是牧养群羊,反而成了真理的绊脚石。

他们自以为有学问,否定圣经的权威,强调人权高于神权,却坐在牧师的位置上享尽教会的资源和尊重,实则是披着羊皮的狼。

这些人利用上帝之名谋取世人的认同,却传讲违背真理的信息,这是一种极大的羞辱和悖逆!

正如圣经所说:

“有一条路,人以为正,至终成为死亡之路。”(箴言 14:12)

3)基督徒的信仰根基

真理不是靠“共识”决定的。

基督徒如果对圣经不熟悉,只是靠别人的讲道或个人感觉来维持信仰,那很容易被动摇。正如圣经提醒我们的:

“你们要谨慎,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,和虚空的妄言,不照着基督,乃照人间的遗传,和世上的小学,就把你们掳去。”(歌罗西书 2:8)

若台上讲员言之凿凿,却未按真理解经,而会众又对圣经不熟,就难以分辨真假,容易照单全收,甚至严重伤害教会。

也就是为什么今日不少教派因LGBTQ立场不同而分裂,我们应该认真探讨,圣经到底怎么说?

现在许多所谓的牧者和学者拒绝以上帝的话语为最终权威。因此,即便对方是牧师、博士或“有学问的人”,也未必是在真理中。

哈佛校训的最早版本(大约1638年)——拉丁文 “Veritas Christo et Ecclesiae”中文意思“为基督与教会的真理”。

哈佛牧师协会选出无神论者为例,我们必须警醒,头衔和学历不能代表认识真理。

基督徒不是靠“感觉”、不是靠“共识”、也不是靠“良知”来判断对错。基督徒本身必须寻求真理,回到圣经认真查考圣经。

就像庇哩亚人,他们听保罗讲道时,不是盲目接受,而是天天考查圣经,看他说的是否符合真理。因此,

“所以他们中间多有相信的。”(使徒行传 17:12)

可见,信心的增长跟对圣经的认识有直接关系!如果愿意花时间认真查考圣经、去思考上帝的话,我们的信仰会更坚定,不容易受他人和环境影响。

基督徒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建立在圣经的根基上,以上帝的话语为标准。

“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,是我路上的光。”(诗篇119:105)

结语:

爱必须以真理作为根基:

爱不是罪,罪是那些打着爱的名义行不伦和情欲的放纵。因为爱没有真理约束,最终只会变成纵容;而真理没有爱,也无法拯救人的灵魂。

愿我们不断查考圣经,继续探讨圣经真理。因为认识真理,就明白什么是真爱。

“你们寻求我,若专心寻求我,就必寻见。”(耶利米书 29:13)

让我们紧紧抓住真理,不被世界摇动;愿我们专心寻求主,就必寻见祂的面;愿我们的生命,不随波逐流,而是在真理中刚强站立,为主发光!

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。你的道就是真理。(约翰福音17:17)

准备开启新的一天

找好吃的!

真的非常好吃!

捷运去淡水鱼人码头和淡水老街

对面就是淡水老街

天不作美,下雨!

吃冰淇淋避雨,为什么手会变大?

外面的雨声好催眠

买雨伞也要去老街探个究竟

老街里的麻油鸡

可爱的面包看了令人开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