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十一月 12, 2025

合我心意 5 尊重上帝的主权


池上留影

2025.01.03

大卫战胜歌利亚后,接下来,大卫要面对的敌人,比巨人歌利亚、狮子和熊更凶猛,那就是善变险诈的人心。

大卫战胜歌利亚后,名声越来越大,百姓歌颂他:“扫罗杀死千千,大卫杀死万万。”(撒上 18:7

这句话深深刺痛扫罗的心。嫉妒与恐惧使扫罗决心杀死大卫。那时起,大卫步步为营,最终被迫离开皇宫,过着逃亡生活。

1)无辜受屈的英雄

大卫是无辜的。约拿单为他辩护,对扫罗说:

王不可得罪王的仆人大卫。因为他未曾得罪你,他所行的都与你大有益处。

他拚命杀那非利士人,耶和华为以色列众人大行拯救。那时你看见,甚是欢喜,现在为何无故要杀大卫,流无辜人的血,自己取罪呢?(撒母耳记上19:4-5)

然而,扫罗被嫉妒蒙蔽心眼,完全不听约拿单劝告,一心要杀大卫,甚至向约拿单发烈怒。于是,约拿单在危险中帮助大卫脱身,并对大卫说:

“愿耶和华与你同在,如同从前与我父亲同在一样。”(撒母耳上20:13)

当二人分别时,“大卫俯伏在地,拜了三拜,彼此哭泣,大卫哭得更恸。”(撒母耳上20:41)

那是无辜者的眼泪,也是信靠上帝者的顺服。有时候,我们也像大卫一样,明明没有错,却被误会、被排斥、被伤害。

试问:

——有试过无辜被打压吗?感到委屈吗?甚至无人理解吗?

祈祷身边有像约拿单这样的挚友,在危难时能理解,甚至站出来发声、守护。或许没有遇见我们的约拿单,但上帝必做我们约拿单。

2)颠沛流离的日子

那时,大卫孤身一人,逃到非利士人的地——迦特。

他没有军队,没有随从,也没有可信任的人,只带着逃亡的疲惫与恐惧。

那句“扫罗杀死千千,大卫杀死万万”的歌声,曾是荣耀,如今却成了暴露身份的危险。

大卫明白,若被迦特王认出,恐怕难逃一死,因为他杀的是非利士迦特的民族英雄歌利亚。

为了隐藏身份,他只能装疯卖傻。迦特王和敌人面前胡写乱画,让唾沫流在胡须上。当日被众妇女称颂的勇士,如今成了落难英雄,狼狈至极

这不是王荣耀加冕的时刻。那位在耶西家被膏立的,如今成了尊严尽失、前路茫然的逃亡者。

之后,大卫逃往荒山野岭,他独自在旷野的山洞、荒凉的山谷、隐密的岩穴之间藏身,常以石头为枕、以天为盖。

比起在旷野放羊的日子,被追杀的煎熬更难以言喻;那是大卫信心更深的熬炼。煎熬时期他坚信上帝仍然掌权,这也是他力量的源头。

后来,陆续有一些人被吸引而来,成为他身边的同伴;但即便如此,他们仍是一群漂泊的人,到处流离,没有安身之处。

在这些经历饥饿、孤独、恐惧,被出卖、被迫远离故乡的日子里,大卫学会了更深的信靠上帝。

大卫不怕狮子、熊、甚至敌人歌利亚,但他却也有害怕的时候,特别面对敌人一直追杀,和身边人的险诈,他常常在孤独和危险中写诗祷告:

“我曾寻求耶和华,他就应允我,救我脱离了一切的恐惧。”(诗篇 34:4

试问

——是否经历接二连三的打击和困境,像在逃亡中生活,感觉恐惧和无助?是否仍相信上帝的拣选、呼召、眷顾、应许?

大卫的信心留下美好见证,他始终相信那位信实、掌权的上帝一直都在。

3) 上帝在你我之间

大卫两次有机会杀死扫罗。

第一次,扫罗进入山洞“大解”,毫不知情,大卫人就在洞里。

随从催他下手,但大卫只割下扫罗衣襟一角,心里就自责,说:

“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祂的受膏者。”(撒母耳记上24:6)

随后,大卫远远地向扫罗呼喊说:

“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判断是非,在你身上为我伸冤,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。”(撒母耳记上24:12)

第二次,扫罗在营中熟睡,大卫和亚比筛潜入营内。

亚比筛说:“现在上帝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,求你容我拿枪将他刺透在地,一刺就成,不用再刺。”(撒母耳记上26:8)

但大卫制止他说:“不可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。”

他只拿走了扫罗身边的枪和水瓶,以此为证。

那一夜,大卫再次向扫罗呼喊:

“我作了什么?我手里有什么恶事,我主竟追赶仆人呢?”(撒母耳记上26:18)

虽然可以轻易报仇,也有充分的理由为之,但大卫清楚知道,扫罗是上帝的受膏者,并没有夺取上帝的主权。

大卫和扫罗之间是单方面的敌对,大卫只是与扫罗理论,表明自己的清白,却明白伸冤是上帝的事。

真正的信心,不是为自己报复,而是让上帝在祂的时间里显明公义。

大卫的忍耐不是软弱,而是对上帝审判的信任。他不以牙还牙,而以敬畏的心等候上帝。

不要被恶所胜,乃要以善胜恶。在苦难和等待中学会信靠,这就是尊重上帝主权的真实操练。

我们的责任,是学习宽容,把被逼迫和伤害化为成长的一部分,相信上帝会塑造我们成为合祂心意的器皿。

试问:

——是否也在家庭、职场或教会中,经历不公平与逼迫,心中感到冤屈?

——面对故意敌对和伤害你的人,会怎么做?

能否像大卫一样,在煎熬中仍尊主为大,不被情绪左右,而是尊重上帝的时间和主权?

上帝必在“敌我之间”主持公义。正如保罗所劝勉的:

亲爱的弟兄,不要自己伸冤,宁可让步,听凭主怒。因为经上记着,主说:

“伸冤在我。我必报应。”(罗马书12:19)

 总结:

上帝让大卫尝到人的尽头,只为塑造他的品格、锻炼他的能力,也让他明白,主权始终在上帝手中。

大卫从牧童受膏到登基,也从牧童成长为战士,在漫长的等待中仍坚定信靠上帝,最终成为合上帝心意的王,见证了上帝的同在与信实。

上帝是信实的,祂的计划在敬畏祂的人身上何其美善。因为爱祂的,也必蒙祂所爱。

多年以后,扫罗和约拿单在战场上去世。

以色列的长老都来到希伯仑见大卫王,大卫在希伯仑耶和华面前与他们立约,他们就膏大卫作以色列的王。

大卫登基的时候年三十岁,在位四十年。(撒母耳记下 5:3-4)


第一次站在小卡车的车厢后迎风看风景,池上的早晨风和日丽。


  
主日崇拜结束后,骑脚踏车在池上乡逛一逛。

     

 
虽然不是稻米季节,仍能感受到池上特有的质朴与宁静。


 
拍张照留个念吧!不知道何时还能再见池上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
    
 再见咯,池上!


回到台北的晚餐,也是离开台湾前的最后晚餐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